地球上,铁的氧化物如磁铁矿和赤铁矿常被误认为是铁陨石。然而,通过简单的鉴定方法,我们可以轻松区分它们。取一块白色瓷板,用岩石在瓷板上刻画,赤铁矿会留下红棕色条痕,磁铁矿则留下灰黑色条痕,而陨石则不会留下任何条痕。此外,观察岩石的新鲜断面,铁陨石会展现出亮的银白色,这是磁铁矿和赤铁矿所不具备的特征。在制作标准探针片并经过电子探针测试后,我们会发现磁铁矿和赤铁矿呈现高价态,而铁陨石中的铁则以原子态存在,且含有较高浓度的镍。值得注意的是,地球上自然形成的岩石几乎不含原子态的镍,除非是经过人工合成的。国际陨石收藏家协会会员俞斌先生分享的岩石标本鉴定方法:首先,观察形态特征。许多铁陨石呈现出似波纹状的独特表面,而石陨石的表面则往往布满低指印纹或气印。此外,岩石样品通常呈现不规则形态,边缘却是圆润的,这与人工铁或不锈钢的直边或直角特征明显不同。2.熔壳新降落的陨石,由于其高速进入大气层与空气分子发生摩擦,表面会覆盖一层黑色或深褐色的熔壳。对于石陨石而言,这层熔壳的厚度大约为1毫米。然而,铁陨石由于其高密度的特性,其熔壳的厚度则相对较薄。此外,陨石在穿过大气层时,由于熔融物质的剥蚀作用,其表面会形成流纹状或流线状的结构。3.密度
密度是区分陨石与地球岩石的关键指标之一,尽管它并非唯一决定因素。铁陨石的密度极高,可达7-8g/cm3,远大于地球上的普通岩石。大部分陨石属于普通球粒陨石,其密度范围为3.0-3.7g/cm3,这一密度值稍高于多数地球岩石,如石灰岩(2.6g/cm3)、石英岩(2.7g/cm3)和花岗岩(2.8g/cm3)。然而,也存在一些密度较低的石陨石,小于3.0g/cm3,这类陨石较为罕见。值得注意的是,超基性岩作为地球上最常见的火成岩石,其密度可达3.0g/cm3,成为地球上唯一密度超过某些类型陨石的岩石。这些岩石可能含有金属矿石,如铁、锌和铅的氧化物及硫化物,例如由赤铁矿或磁铁矿组成的岩石,其密度为4.5-5.0g/cm3,高于部分石陨石。4.磁性特征
大多数陨石,除了无球粒陨石、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这些罕见类型外,都展现出磁性。这种磁性源于其内部所含的金属Fe-Ni成分。然而,地球上的大多数岩石并不具备磁性。尽管如此,某些地球岩石,例如那些含有磁铁矿和富铁矿物的岩石,同样显示出磁性。通过磁铁的吸引作用,我们可以轻松地测试出岩石是否具有磁性。5.成分与结构特征
在观察球粒陨石时,我们会发现其新鲜断面上分布着许多细小的球粒,这些球粒之间填充着基质。这些基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Fe-Ni金属和陨硫铁的存在。而对于铁陨石,通过使用含2%浓硝酸的酒精溶液对抛光面进行腐蚀,我们可以揭示出其独特的维斯台登结构。陨石的结构通常非常致密,它们不会形成泡沫状、多孔状或炉渣状的结构,因此我们无法用肉眼来辨别其空隙度。6.借助仪器进行鉴别
对于某些难以分辨的陨石样品,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仪器来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鉴别。除了之前提到的标准外,还可以结合以下具体方面来进行更准确的鉴定:
观察外表熔壳: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因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其表面会熔融并形成一层薄薄的熔壳。新降落的陨石通常都会有一层黑色或深褐色的熔壳,其厚度大约为1毫米。因此,在鉴别陨石时,观察这一特征至关重要。审视表面气印:陨石在穿越大气层时,会与大气流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从而在其表面留下众多气印,这些气印酷似手指轻轻按下的手印。在鉴别陨石的过程中,这一特征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探寻内部金属成分:铁陨石和石铁陨石的内部蕴含着高含量的金属Fe-Ni,这种铁的镍成分比例显著。同样,球粒陨石的内部也散布着金属颗粒,只需观察其新鲜断面,便能发现那些细小的金属颗粒。磁性特征:由于多数陨石中富含铁元素,因此高达95%的陨石均显示出磁性,能够被磁铁轻松吸引。球粒特征:大多数陨石属于球粒陨石,它们内部含有众多毫米级的硅酸盐球体,即球粒。当这些陨石新鲜断裂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断面上呈圆形的球粒分布。密度特征:铁陨石的密度高达8g/cm3,远超地球上的普通岩石。而球粒陨石,尽管含有少量金属,其密度也相对较大。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hl/9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