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家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06517764816994709&wfr=spider&for=pc
看到关于来自于白矮星的陨石的报道,这也太耸人听闻了吧!于是想查证一下。原来,这个说法还真是有来头的。我也就是个小辣鸡业余天文爱好者,这方面的论文是不可能详细地生啃实验过程的,就简单说下吧。这个陨石叫Hypatia,年发现于埃及。是一颗碳质陨石,主要由非晶体的坚固碳质构成,含有亚微米级的金刚石斑晶。此前的研究认为它来自于彗星的彗核,并且源于遥远的太阳系边缘,比如海王星轨道外的柯伊伯带(Kramersetal.,)。

Hypatia陨石(Kramersetal.,)

而最新的研究提出,该陨石并非在太阳系内形成。通过对其光谱峰的分析,认为符合Ia型超新星的特征(Kramersetal.,)。当然,作者也表示这只是一个“探索性的”研究。这个假说是否有说服力,需要同行和未来的研究来验证。果真如此的话,也就是在距离地球不知道多远的地方(至少应该是4光年以外吧,远远超出太阳系的范围),曾经有一颗恒星,烧尽了“燃料”形成一颗白矮星。这种天体,由于已经失去了核聚变的能量,而使得没有什么力量抵御自身巨大的引力,使得整个天体的残余物质被紧紧压在一起,原子贴原子,形成密度超大的简并态。而这颗白矮星并不孤独,它属于一个双星系统,也就是它还有一颗伴星。由于白矮星的致密,其引力不停把伴星的物质吸引到自己身上,到一定程度其温度压力使物质重新开始“燃烧”,产生猛烈的超新星爆发,将物质“炸”到宇宙空间——这个过程就是Ia型超新星爆发。白矮星双星系统中Ia型超新星示意图(来自网络)这样,我们这颗Hypatia,来到了空间中,失去了白矮星的引力,从简并态恢复到正常的物质形态。直到它漂到太阳系——后者那时还是一个由尘埃组成的星云。此后,它便在太阳系经历了尘埃相互混合并逐渐形成行星等大天体的过程,并且幸运地没在天体形成的过程中被吞噬消抹掉。终于,在又过了不知多少亿年,它被地球引力捕捉,化为一颗火流星降落到地球,并在年被人类发现(Kramersetal.,,)。瞥utagaw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