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提及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不得不说的便是那与陨石的深厚渊源。不信,且听我细细道来。在金属的王国里,金、银、铜、铁、锡各占一席。尽管铁的排名并不靠前,甚至无法与贵重的金子相提并论,但它的产量却极为丰富,可塑性强且硬度极大,因此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钢铁作为铁的衍生品,其需求与产量更是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钢铁工业,这一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承载着国家繁荣与强盛的梦想。
然而,你们或许并不知晓,古代人们获取铁的过程是何等的艰难。
古代冶铁的艰辛历程考古学将史前史细分为三个阶段: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以及随后的铁器时代。这表明,相较于青铜,铁器的出现代表了更为显著的文明进步。然而,这种进步并非一蹴而就。
铜的熔点为.4℃,而铁的熔点高达℃,这增加了冶铁的难度。在古代,由于熔炉温度无法达到铁的熔点,铁并不能完全液化,而是形成了一种灰色的多孔体,即所谓的铁块。这种金属不仅难以提炼,还对加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铁器时代的到来相较于青铜时代,确实经历了更为漫长的等待。
尽管如此,赫梯帝国在公元前年左右掌握了冶铁技术,这标志着铁器时代的正式开启。虽然铁在中东地区广泛运用始于公元前年,但当时并未能完全取代青铜的地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使用铁器的历史其实远早于此。考古发现表明,早在至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铁器,而这些铁器多来源于铁陨石。在人类掌握冶铁技术之前,铁陨石成为了他们获取铁的重要途径。
埃及与苏美尔是早期使用铁器的文明之一。公元前0年,他们已经开始从陨石中获取少量铁,尽管这些铁器的价格远高于黄金。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亚细亚、埃及与美索不达米亚等地越来越多地从陨石矿中提炼铁,并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可以说,人类使用铁器制品的历史已经持续了多年。
曼彻斯特博物馆的古埃及格尔泽铁制串珠在曼彻斯特博物馆中,珍藏着一件古埃及的格尔泽铁制串珠,它静静地躺在展柜中,诉说着远古的故事。这件串珠虽小,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见证了人类从青铜时代迈向铁器时代的艰辛历程。研究人员运用X光断层摄影技术,精心构建了这件古埃及格尔泽铁制串珠的3D模型。在模型中,含镍量较高的区域被鲜明地标注为蓝色,而氧化表面则以铁锈红色呈现。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串珠的内部结构,更透露出其背后的深厚历史底蕴。
据悉,这枚管状的铁珠饰品于9年在开罗以南约70公里的Gerzeh地区一座墓穴中被发掘,其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年,距今已逾年,堪称埃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铁质器物。经过研究人员的细致分析,发现饰品中富含的镍元素以及独特的Widmansttten晶体结构,均暗示其可能源自陨石。这种晶体结构仅存在于太阳系形成初期缓慢冷却的小行星铁陨石中,进一步证实了这件古埃及铁质饰品的非凡来历。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先秦时期对陨石的利用也与此相类似。尽管我国最早利用铁矿石进行冶铁始于西周末年,春秋战国时期铁器才广泛用于生产,但商代已出现铁制兵器,这些兵器正是利用陨铁精心制成的。商铁刃铜钺,长8.7厘米,出土于年的北京市平谷县,属于商朝时期的珍贵文物。经过专业化验,发现其刃部的铁并非通过人工冶铸,而是由陨铁经过精心锻造成为薄刃后,再浇铸青铜柄部而成。这一发现彰显了古代匠人的精湛工艺,同时也证明了我国商朝时期已经掌握了利用陨铁制作兵器的技术。该文物现藏于国家博物馆,并收录于《中国通史陈列》第36页,由朝花出版社于年第一版第一次印刷出版。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陨铁文物,是在年于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中期遗址中出土的铁刃青铜钺。经过全面的科学考察,确认其刃部是由陨铁加热锻造而成,这件古兵器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人对太空礼物的巧妙利用。
藁城台商代铁刃铜钺的发现藁城台商代遗址中出土的铁刃铜钺,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陨铁文物。经过科学考察,确认其刃部是由陨铁经过加热锻造而成,这件古兵器已有余年的历史。这一发现不仅彰显了我国古人对太空礼物的巧妙利用,也进一步证明了我国在商朝时期就已经掌握了利用陨铁制作兵器的技术。商代铁刃铜钺,这一珍贵文物不仅在山东博物馆展出,更在网络文章中揭露出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同样存在陨石雕件,且附有相关图片为证。若此属实,则充分证明我国古人对陨石的赏玩历史源远流长。红山陨石制成的生产工具,表面留有明显使用痕迹,同时呈现出自然的风化特征。良渚陨石石钺的发现,不仅印证了我国在陨石记录与研究方面的悠久历史,更展现了我国在陨石利用与赏玩领域的独特地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l/8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