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知古通今

周二·牧夫专栏

周三·太空探索

周四·观测指南

周五·深空探索

周六·茶余星话

周日·视频天象

原作者:罗伯特·利亚(RobertLea)

译者、美编:吴泱

校对:校对组

后期:胡永葳

责任编辑:毛明远

本文约字,阅读约需4分钟。

数百万年以前,月球上发生了小行星撞击事件,这与地球上的大型陨石撞击痕迹相对应——包括那场使非鸟型恐龙全部灭绝的巨大撞击事件。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地球遭受的那场重大灾难并不是孤立事件。反而,这些小行星撞击会伴随着一系列更小的陨石撞击,我们在地球和月球上都发现了证据。月球表面因为这些小型陨石撞击,形成了余个陨石坑。

这项研究可能帮助天文学家更好地理解太阳系内的动力学,辅助预测未来地球遭受毁灭性小天体撞击的可能性。

这张图描绘了小行星向地球方向运行的场景,右上角是月球。(图片版权:GettyImages:JuanGartner)

年中国嫦娥五号月球任务取回了月壤样本,科学家在其中发现了微小的玻璃珠状结构。澳大利亚科廷大学(CurtinUniversity)空间科学技术中心(SSTC)的科学家们认为:在陨石撞击过程中的极高温极高压条件下,这些微小的玻璃珠产生了。这意味着,通过检验这些玻璃珠产生的年代,研究者可以重构历史上月球撞击事件的时间线。

视频:嫦娥五号任务

在进行这项研究时,SSTC团队发现,月球上发生小行星撞击的时间和频率与地球陨石撞击事件基本吻合。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这条新的时间线深入了解我们星球的演变。

研究的主要作者,SSTC教授亚历山大·尼姆钦在一项声明中指出:“我们广泛结合了一系列显微镜分析手段,无数建模和地质调查,确定了这些月球上微小的玻璃珠是如何形成的、何时形成的。”

嫦娥五号月壤中的一颗玻璃珠的横截面显微图像。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有些月壤玻璃珠大约在万年前形成,正和使恐龙灭绝的小行星袭击地球的年代相吻合。那时,希克苏鲁伯陨石撞击了墨西哥湾,位于如今的尤卡坦半岛附近。

这次撞击直接导致了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杀死了地球上接近三分之一的生命,包括非鸟型恐龙。

希克苏鲁伯陨石约10千米宽,以19.3千米每秒(千米每小时)的速度撞向地球,留下了一个千米宽、19千米深的撞击坑。除了初次撞击形成的冲击波,小行星撞击事件引起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包括浓厚的灰尘云扬起,遮天蔽日。

SSTC结合了其它相关研究,通过研究月球的小行星撞击史,发现可能有更多小一些的小行星随这个巨大陨石一同袭击了地球。

“这项研究也发现,以往发生的大型撞击事件,比如希克苏鲁伯陨石,可能都伴随着一些更小型的撞击。如果这个猜想正确,那么研究发生在月球上的撞击年代-频率分布,对研究地球和太阳系内撞击事件很有帮助。”

该团队现在的目标是将嫦娥五号所采集月壤样本的数据与其它月壤样本比对,以及将其地质年代与月面陨石坑的比对。这项分析可以揭示月球表面其它撞击事件,反过来,也可以发现地球上对生命影响较大的冲击事件的迹象。

这项研究最初于9月28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期刊上。

原文链接:

Evidenceofdinosaur-killingasteroidimpactfoundonthemoon

byRobertLe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zz/7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