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3日,一颗直径达米的近地小行星在距地球仅40万公里距离处穿过。光看这个40万公里的数据我们会觉得很遥远,而根据天文学家的描述:近地小行星与地球之间有个“警戒线”-万公里,当近地小行星越过“警戒线”,它就有可能撞向地球。

地月距离约38万公里,因此40万公里也属于比较近的距离了,有记录记载:年2月7日,小行星阿多尼斯星在距地球万千米的地方掠过地球。年发现的“赫米斯”星,着实把人们吓了一大跳。这年的10月30日,它跑到地球身旁的70万千米处,一夜间越过了地球大半个天空。几十万千米在天文学家眼里只是近在咫尺之距。

近地小行星想象图如果它在途中遭遇什么“不幸”(指地心引力作用),弄不好会同地球相撞的。

下面我们看看小行星发生撞击地球的实例:年6月6日,一个估计直径为10m的天体撞击了地球。该次撞击发生在地中海,地点约在34°N21°E。该天体在大气层中引爆燃烧。其释放出的能量大约(根据次声测量)相当于2.6万吨三硝基甲苯(黄色炸药),与一个中型核武器相当。当时印度与巴基斯坦正处于核战边缘,如果该小行星撞击在该区域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年9月8日,两颗轨道不同的小行星将分别于美国东部时间8日清晨和下午与地球“擦肩而过”,届时它们各自与地球的最短距离均少于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但地球上的人用肉眼看不到它们。航空航天局称,第一颗小行星代号为RX30,直径在10~20m之间,将于美国东部时间8日5时51分到达距地球最近处,约为25万公里,此时它的位置在北太平洋上方;第二颗代号RF12,直径6~14m,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7时12分到达距地球最近处,约为8万公里,此时它在南极洲上方。地球和月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公里。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名科学家介绍,宇宙中每天都有大约万个天体从靠近地球的太空中穿过,但这两颗小行星在同一天以如此近的距离与地球“亲密接触”,实在不多见。他还表示,人类应该加强对有可能威胁地球的天体的监测,截止目前用于这方面的天文望远镜还不够大,数量也不够多,因此只能提前一两天观测到朝地球飞来的“危险天体”,这两颗小行星的“到访”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年2月15日俄罗斯叶卡捷琳堡时间(YEKT)上午9时15分(世界标准时间3时15分)左右发生在俄罗斯乌拉尔联邦管区车里雅宾斯克市的一次陨石雨事件。陨石进入大气层时直径约15米,质量约7千公吨,在天空中留下大约10公里长的轨迹,主要的碎片似乎击中了切巴尔库尔湖。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报道,该次事件中有人受伤。大多数受伤的原因是碎玻璃和建筑震动。俄罗斯内务部发言人表示,没有人受重伤,陨石坠落引发的强烈冲击波导致车里雅宾斯克州近栋房屋窗户破损,医院、学校和幼儿园据俄内务部消息,该事件已造成多人受伤,其中大部分是碰伤、挫伤和划伤等轻伤,多名伤势略重者已住院治疗。

那么我们现在的科技能预防这些小行星的撞击么,以下是一些专家设想出来的方案,但都不靠谱:

用核武器去炸掉它,但麻烦的是爆炸很可能把它变成许多小“杀手”,把带有放射性的物体抛入不可预测的轨道;而对于一些松散结构的近地小天体,爆炸所起到的作用又很有限。并且,核武器在太空环境中,如果在小天体表面爆炸,它的威力很弱,效果不理想。这种方法一直毁誉参半。用太空飞船撞击它,改变其轨道或把它撞碎。这种方法比较有效,但如同用核武器一样,这也可能把灾难扩大数倍。用航空器给它施加压力(即用机械力),使它加速或减速,从而改变其飞行方向。这种方法比较理想,但能威胁地球的小天体质量相对于人类目前的航空器都是天文数字,实行极为困难,并存在一定的风险。用激光使它的表面物质向外发散,从而产生反向加速度使它改变飞行方向;或者用超强激光把它摧毁成对地球无害的小碎块。这种方法也比较理想,但必须要有超大功率的激光系统。用油漆涂料来改变它的颜色,影响它吸收太阳光和热量,通过热能的变化来改变其轨道。这种方法见效比较慢,另外所需的大量涂料如何运去也是个问题。用火箭把一面巨大的风筝形太阳帆发送到它的上面,而张开的太阳帆利用反弹太阳光子所产生的压力把它逐渐推离原来的轨道。这种方法的技术要求较高,难度较大。在它的表面插入一种像火箭那样的装置,让这种装置不断地喷出物质,像喷气式飞机那样,通过反作用力来改变其飞行方向,同理能威胁地球的小天体质量相对于人类目前的火箭是天文数字。这种方法好像有点浪漫色彩。

那么我们需要很担心这些事件的发生么,看完下面的数据统计大概你就不会太过于担扰:

据统计,直径大于1km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约万年发生一次;直径大于2km的小行星撞击地球,约万年发生一次;直径大于6km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上亿年才可能发生一次。“打个通俗的比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概率相当于同一个人被雷电击中两次,即64万分之一的概率,可想而知概率有多小。

所以我们还是安心做好自己想做的事方为上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