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disease/a_5582764.html

今年28岁的杨可欣是贵州陨石文化科普馆的馆长,这位清秀的90后出于对陨石和天文知识的喜爱,在5年的时间里和伙伴们往返沙漠、戈壁滩上百次,穿越罗布泊腹地,行走了近8万里,共猎得陨石多颗,并被外界称为“追星星的女人”。

今日上午,杨可欣与成都晚报记者分享了她的“追星”经历,“每一颗陨石都有着它的故事,亲自寻找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成立陨石文化科普馆就是希望能把它们分享给大家,让更多人了解它。”同时,杨可欣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寻找陨石需要一定的经验和对陨石散落带地形的了解,不可盲目前往,以免发生意外。

偶然结缘

为找陨石她往返沙漠徒步戈壁滩

“年,我在新疆工作,那时便喜欢到戈壁滩无人区探险,加上新疆有许多漂亮的奇石头,我也十分喜欢,而打算亲自去寻找陨石,完全出于偶然。”杨可欣说,一次偶然,看到一位朋友拾到了一块陨石,出于好奇便把朋友约出来见面,当第一眼看到朋友手中的那块陨石,便萌生了亲自寻找陨石的想法,“我从小对天文知识非常感兴趣,看到它的第一眼就很喜欢,我觉得每一颗陨石,无论大小都非常有神秘感,都有它的故事,所以,我想自己去发现每一颗与我有缘的‘星星’。”

从年开始的每一个周末,对杨可欣和她的小伙伴来说,都很值得期待,因为他们会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去寻找陨石,“我们一共4个人,都在新疆工作,其中有一个在新疆地质大队工作,所以他们便带着我一起去陨石散落带寻找陨石。”杨可欣说,由于要穿越无人区,加上戈壁滩的气候,出发前不仅需要准备充足的水、干粮和必备的帐篷,还需要准备GPS和对讲机等设备,但如果到了陨石散落带,便只能徒步搜寻陨石的踪迹。“陨石坠落后,会形成几十公里的散落带,然而想要真正找到陨石,除了经验判断和眼力以外,只能自己一步步地进行地毯式搜寻,没有捷径。”

艰难“追星”一周来回公里

曾因经验不足在沙漠中与朋友走散

5年来,每周末的寻找陨石之旅便是杨可欣业余生活的全部,然而,真正的搜寻过程却并不像杨可欣描述的那般一帆风顺,她和伙伴们不仅多次遭遇沙尘暴,还需抵抗沙漠干燥、炎热的气候,“除了戈壁滩我们还去过罗布泊,因为要穿越无人区,每一次出发我们都需要对陨石散落带的位置进行充分的查询,从戈壁滩到陨石散落带,最近的一趟单程至少也有公里,有时候最多的能走公里来回,然而,却不是每一次寻找都能有所收获,如果运气不好,一周也不一定能找到一颗陨石。”

杨可欣告诉成都晚报记者,在刚开始寻找陨石时,由于自己经验不足,差点与朋友们走散,现在回想起当时的经历,仍然心有余悸,“第一次寻找陨石的一个晚上,由于没有经验,我没带对讲机,只顾着埋头找陨石,却没发现自己与小伙伴走散了,等到自己抬头看时,整个沙漠只有自己一个人,当时心里非常害怕,却又不敢随意走动。”

杨可欣说,出发时,自己和朋友一共有2辆越野车,自己便随着车子的印记,徒步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当时我和朋友失联已有一个小时,我当时都绝望了,直到我跟着车子的印子缓慢徒步,看到前方亮着的车灯,我便朝着那个方向挥手尖叫,这样才让朋友找到了我。”

杨可欣告诉成都晚报记者,不管是出门探险寻宝还是徒步旅行,最好结伴且带上必备装备。

分享成果成立陨石文化馆科普陨石文化

数年间,杨可欣和她的伙伴上百次往返沙漠、戈壁滩,穿越罗布泊腹地,行走了近8万里,共猎得陨石多颗,并被外界称为“追星星的女人”。在朋友的建议下,杨可欣在年过年之际,在贵州成立了西南地区首个陨石文化科普馆,并将捡到的多颗陨石留在了科普馆,吸引了不少爱好者前往参观。

“亲自寻找陨石是源于我对它的好奇和热爱,但将它们分享给大家,是因为我想让更多人了解陨石、喜欢陨石,同时,也能为科学发展做一些贡献。”杨可欣告诉成都晚报记者,科普馆成立以后,不仅受到了许多陨石爱好者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