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4日依兰陨石坑被发现的消息公布后,12月25日,科研人员宣布在咱哈市又发现了一处史前遗迹——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群,具体地点还是在依兰。
它是啥时候撞地球的?又是咋没的?关于“依兰陨石坑”的那些事,都在这里↘
当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等中外科学家宣布,其研究团队在依兰县境内发现大量恐龙足迹化石。这是我省第一个大规模早白垩世恐龙足迹点。这些恐龙足迹数量多,保存好,对研究恐龙的演化有重要价值,并对探索恐龙行为习性、生活环境以恢复该地区古环境及其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发现的仅有趾迹的鸟脚类恐龙足迹
由化石爱好者最早发现
足迹一共70枚
这批来自史前的巨大脚印是怎么发现的?事情要从年夏天说起,当时化石爱好者朱利在达连河镇红星村路边新修开的剖面上发现了双壳类化石和龟化石,其旁边有一些有着明显规律的凹坑,疑似古生物的足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科考团队随后赶赴现场,确认了这些印记为足迹化石。
据统计,依兰恐龙足迹群由5条行迹共计70枚足迹组成,包括平行的蜥脚类恐龙行迹、三趾型鸟脚类行迹、延长的三趾型兽脚类行迹。蜥脚类足迹的后脚长度约49厘米。由于右脚和左脚的步长明显不同,可能为跛行或异常的步态。鸟脚类足迹以趾迹为主,第三趾最发达,第二趾、第四趾的爪迹几乎呈三角形,且前缘圆钝。三趾型兽脚类的爪痕平行,被暂时归为游泳迹。兽脚类游泳迹和其它恐龙的步行行迹的组合,表明它们是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中形成的。
研究恐龙脚印也很危险
科研人员曾与“土球子”擦肩而过
记者了解到,科研人员对该化石点的研究充满危险,考察队可谓如履薄冰。足迹点的岩层层面陡峭,倾角接近70度,根本无法站立,起初考察队借助软绳梯,希望可以对足迹进行必要作业,如描轮廓、测量和拍照,但是绳梯及其不稳定,无法进行必要操作,特别是拍照取样。
考察队利用举高车进行观察和拍照
考察队求助于依兰当地路政部门,路政部门派来举高车,帮助考察队获得了化石点的图像信息。化石点附近的草丛茂密,是蛇的主要栖息地,考察队多次遇到剧毒的乌苏里蝮蛇(俗称“土球子”)和虎斑颈槽蛇(俗称“野鸡脖子”)。有一名队员在岩壁上放置比例尺时,就与土球子“擦肩而过”。
史前遗迹连连被发现
说明哈市有着丰富的化石资源
依兰陨石坑、依兰恐龙足迹群的发现先后被公布,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两次发现都在咱哈市,都在依兰县?科研人员表示,这说明咱龙江、咱冰城有着丰富的化石资源,这片土地有着重要的科考价值。过去,在黑龙江境内就发现过新生代脊椎动物化石,包括松花江猛犸象、梅氏犀、河套大角鹿等,构成丰富的哺乳动物生物群。遗憾的是,黑龙江早白垩世的骨骼与足迹记录非常稀少。如今,依兰恐龙足迹群的发现正好填补了这一片空白,也体现出黑龙江地区恐龙生物群的多样性。
“这两项科研发现都是在依兰县境内,虽然目前没有证据证明恐龙成群出现在依兰和小行星撞击之间有关联,但从侧面体现出哈市尤其是依兰有着丰富的化石资源,如何保护并利用利用好这些资源,也是今后的科研方向。”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陈鸣说。
稿件来源:哈尔滨新闻网
郝政焱记者:郝欣
原标题:《刚发现陨石坑,又找到一群恐龙大脚印丨“早白垩世”的哈尔滨依兰地界发生了什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jc/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