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浩瀚”属于每一个人!在开馆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于年6月9日,在蚂蚁集团旗下鲸探平台正式上线两件数字藏品——“璀璨橄榄陨铁·伊米拉克陨石”和“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的缩比模型·水运仪象台”,让观众把热门藏品“带回家”。

数字藏品是当下元宇宙行业的热点,指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确权和交易的虚拟物品。此类藏品拥有唯一所有权、交易透明度高,同时可通过AI生成系列、可编程艺术品、线上拍卖、虚拟展厅、虚拟世界等形式扩展数字商品的生产、展示和应用场景,这些特点都使数字藏品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价值和优势。

此次的两件数字藏品各限量一万份,由上海天文馆官方授权并监制,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发行制作。两件藏品分别取材于广受欢迎的“家园”展区以及“中华问天”展区,一件是推测约在十四世纪降落到地球的陨石,另一件是北宋时期发明制造的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的缩比模型,从古至今、跨越中西,一同见证世界天文史的发展历程。

取材自天文馆“家园”展区的伊米拉克陨石切片,重克、属石铁陨石,于年在沙漠中被发现,推测约在十四世纪降落到地球。现在馆内展示的陨石切片,为年从德国慕尼黑国际珠宝矿物展征得。

如何把整块陨石切片“变身”为数字藏品?小布了解到,基于天文馆展教团队反复比对实物进行监督和指导,上海自贸文投旗下文创开发与运营中心针对展品数字化难点进行专题攻关,通过概念再造、二次设计和3D数字建模等方式,依靠逼真的色彩还原技术和专业的视觉设计语言,最终用数字技术呈现出了实物的璀璨和神秘。

,时长00:20另一件数字藏品则取材自上海天文馆“中华问天”展区的水运仪象台缩比模型,高约12米、宽约7米,是上狭下广、呈正方台形的木结构建筑。其原型由北宋时期苏颂、韩公廉等人发明制造,以水力驱动,集天文观测、天象演示和报时系统为一体,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机械制造技艺。

“数字化”水运仪象台这一精密仪器,必须把握好科技与创作之间的平衡。据悉,为了尽可能完美地将天文学展品“跨界”为数字藏品,自贸文投团队在充分理解藏品原型理念的基础上进行反复打磨,一方面注意整体模型大小符合平台的参数要求,一方面尽可能地还原并呈现了水运仪象台的外观、功能及其深厚历史底蕴和意义。在与天文馆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这款数字藏品最终被赋予创新价值和观赏价值。

在数字经济时代和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大背景下,上海科技馆始终将“观众体验”放在首位,提前布局,全力打造“管理平台化、服务网络化、决策数据化”的“三馆合一”智慧场馆,并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场景、新业态及新模式。

馆方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4K/8K+5G高清技术、物联感知、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VR、全息投影等数字化技术,持续提升“展览吸引力”、“科学传播力”、“创新驱动力”以及“技术渗透力”,致力于为观众提供多方位、沉浸式的文化数字化体验场景。AR/VR展览、线上3D数字展、4D科普电影、科普纪录片、5G云直播、沉浸式实景互动科普游戏……让观众随时随地享受科普盛宴。

前不久的世界博物馆日,上海科技馆首次尝试在元宇宙虚拟空间中举办活动,观众以专属的数字身份沉浸式观展、听讲座,与嘉宾互动,徜徉在“鲸奇世界”的展览中,尤其是年轻的观众朋友,纷纷表示意犹未尽。随着此次上海天文馆数字藏品的发布,为上海科技馆的数字化转型之路又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

小布获悉,自去年起,上海自贸文投便着手利用上海自贸区文化产业平台优势和文创IP开发运营经验,积极联动国内外文博机构,联手打造具有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的数字化艺术品、数字文创等。上海国际文物艺术品保税服务中心也自6月1日起已恢复现场办公。

来源:浦东发布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abmjc.com/zcmbyf/53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